當百餘(yu) 位中外機床製造業(ye) CEO們(men) 聚集在今年的論壇中,他們(men) 議論了什麽(me) 問題,他們(men) 關(guan) 心著什麽(me) 問題,這些問題能否有解,正確的答案是什麽(me) ?
一、發現新需求,從(cong) 而滿足他
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的機床市場此輪下行,到今年已經是六年有餘(yu) ,在外部環境不利,市場持續下探的背景下,機床企業(ye) CEO們(men) 已經不再熱衷於(yu) 揣摩經濟走向運行趨勢、市場何時反彈反轉,他們(men) 關(guan) 注的重心已經一再地貼近實際、貼近用戶,他們(men) 的眼光始終緊盯著*企業(ye) 和前沿技術,大浪淘沙不進則退,中外企業(ye) 無不深感緊迫。
代表論壇主辦方致辭的協會(hui) 輪值理事長龍興(xing) 元,談到作為(wei) 秦川機床集團董事長的體(ti) 會(hui) 時說:隨著我國經濟結構放緩和經濟結構調整,企業(ye) 發展出現兩(liang) 極分化趨勢。部分企業(ye) 開工不足經營困難,而另一部分企業(ye) 逆勢而上轉型升級成果顯著。秦川集團在2013年將現有業(ye) 務進行了戰略整合,除了保持現有存量,還瞄準國家重點發展新領域的三航兩(liang) 機研製需求,緊盯新能源汽車等市場新需求,出現了供不應求的銷售局麵。與(yu) 此同時,秦川還在探索現代製造服務業(ye) 的發展,將其概括為(wei) 三個(ge) 內(nei) 容,一是為(wei) 用戶提供產(chan) 品設計谘詢、數字化車間及係統集成解決(jue) 方案,和故障預警、遠程診斷及工廠服務;二是建立刀具使用過程質量、壽命、狀態等信息監測,開展刀具配送和本地化修磨服務;三是以融資租賃和保理業(ye) 務為(wei) 平台,打造用戶需求—研發製造—融資銷售—遠程服務—回收再製造的循環產(chan) 業(ye) 鏈。
山崎馬紮克是一家有著近百年曆史的家族企業(ye) ,經曆了上下數代人的努力,創造出今天世界*機床製造商的局麵。其常務副社長清水紀彥在主旨演講中,引用了已故公司創始人的名言:開發和製造有性的新產(chan) 品、以先進的產(chan) 品引導行業(ye) 發展和市場需求。清水紀彥說,老社長當年講的很多話,已經形成了山崎馬紮克經營理念,在工作實踐中認真實施。他理解的意思是:市場沒有需求的時候,機床生產(chan) 廠家要創造需求,這是機床企業(ye) zui應該實施也是zui重要的戰略。
來自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的演講人安德烈亞(ya) 斯·蘇鮑爾,這樣闡述他們(men) 對用戶需求的理解:工業(ye) 機器人如何保證金屬加工行業(ye) 的發展呢?企業(ye) 需要利潤zui大化。於(yu) 是世界範圍內(nei) 的產(chan) 業(ye) 轉移開始,從(cong) 歐美到中國,從(cong) 中國到東(dong) 南亞(ya) ,現在歐美又在回歸。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可以通過機器人替代,並且每年提高25%的設備生產(chan) 力,德國有工廠機床生產(chan) 率提高了80%左右。而中國已經到了需要考慮要麽(me) 選擇自動化、要麽(me) 被勞動力價(jia) 格更低或勞動生產(chan) 率更高的競爭(zheng) 對手搶占市場的關(guan) 鍵時刻。
二、認識新供給,在調結構上下功夫
供給側(ce) 改革,在機床行業(ye) 就是要解決(jue) 供給與(yu) 需求的不匹配,或曰結構性供給失衡。目前中國市場需求結構升級的方向在自動化成套、客戶化訂製和普遍的換擋升級上,而這些需求升級的方向所對應的供應方的能力,恰是國內(nei) 大部分企業(ye) zui薄弱的短板。因此調整升級在多數企業(ye) 的實踐中並不輕鬆,需要根據市場變化的特點,對企業(ye) 內(nei) 部結構體(ti) 係進行根本性的重構,以逐步解決(jue) 供需錯配的矛盾。
沈陽機床集團在中國機床工具行業(ye) 中具有舉(ju) 足輕重的地位,不僅(jin) 僅(jin) 是因為(wei) 其體(ti) 量大,是目前中國機床工具製造業(ye) 兩(liang) 個(ge) 百億(yi) 級以上規模的企業(ye) 之一;更因為(wei) 其曆史地位的*,在沈陽機床集團的旗下,集結了中國機床行業(ye) 十八羅漢當中的四個(ge) 羅漢:沈一機、中捷、昆機和沈三機。沈陽機床還有一個(ge) 特點就是它是一個(ge) 老國企,東(dong) 北地區的老國企,因此它所麵臨(lin) 的調整轉型任務更為(wei) 艱巨。集團董事長關(guan) 錫友的演講從(cong) 對東(dong) 北老工業(ye) 基地的理解開始:
東(dong) 北老工業(ye) 基地之所以備受矚目,因為(wei) 它是大工業(ye) 基地,由於(yu) 天然稟賦和曆史命運使東(dong) 北成為(wei) 我國產(chan) 出能源原材料和基礎裝備的大工業(ye) 基地,而大工業(ye) 基地的轉型升級比登天還難,需要發明家和資本家的同時出現。
*,機床產(chan) 業(ye) 不*,但我們(men) 還有發明那條路。2007年沈機一幫年輕人從(cong) 原代碼開始寫(xie) 起,寫(xie) 到了2013年,整整七年時間,誕生了我們(men) 自己理解的機床運動控製技術。有了這個(ge) 核心技術之後,誕生了i5機床,然後就是平台化設計。我們(men) 做了四個(ge) 平台,控製平台、機械平台、功能平台、應用平台。2014年上海展上推出了i5產(chan) 品,我們(men) 賣了500台,2015年賣了2400台,2016年我們(men) 交付用戶6000台,在手定單上萬(wan) 台。
德國提出工業(ye) 4.0以後,智能製造這股風潮在中國突然蔓延。大家都在講智能製造,什麽(me) 是智能製造呢?真正的智能製造得有智能終端出現,不僅(jin) 要率產(chan) 出用戶需要的零件,更重要的是實時產(chan) 生數據,並為(wei) 三個(ge) 方麵所用。一是科學生產(chan) 管理,二是新型商業(ye) 模式,三是可實時在線接入。有了這樣的管理軟件平台,把傳(chuan) 統的生產(chan) 車間組織模式推倒,出現了自動工廠或叫做智能工廠。去年沈機在國內(nei) 已經建了35家智能工廠。
很多人在講人類要進入第四次工業(ye) 革命。工業(ye) 革命是指生產(chan) 方式革命,不是技術革命也不是產(chan) 業(ye) 革命。無論德國人提出工業(ye) 4.0,還是中國人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,都指向人類即將邁向新的生產(chan) 方式。而這就是我們(men) 這代機床人的追求。
三、開啟新動力,在用戶領域拓展
清水紀彥在談到構建紮實的售後服務體(ti) 製時打了個(ge) 比方,日本一個(ge) 公司到中國來發展,如果隻是做銷售或是隻做售後服務,一旦自身遇到困難,隨時可以撤走,這對中國客戶是不負責任的。所以馬紮克的觀點是一定要在當地生產(chan) ,紮根當地市場。馬紮克一直秉承的理念是,不管客戶用我們(men) 的設備多長時間,20年也好、30年也好、40年也好,我們(men) 都會(hui) 對客戶承諾終生服務和支持。馬紮克名言是這樣說的:機床廠家要對自己銷售的設備負zui後的責任,所以機床廠家一定要做長壽企業(ye) ,如果中途做不下去,不僅(jin) 對自己不負責任,還對客戶不負責。
馬紮克生存了100年,其長壽理念很平實。
北京精雕集團董事長蔚飛的演講標題很長:“立足小刀具加工技術的應用,構建助力客戶發展的服務和技術資源”,但它講清楚了精雕的產(chan) 品定位和市場戰略。北京精雕必須通過不計代價(jia) 的技術服務讓客戶在使用過程中能*、能再發展,精雕20多年一直在實踐這個(ge) 準則,蔚飛說。他同時還特別感謝了中國的機床用戶,“感謝他們(men) 的執著支持,給我們(men) 提方向提要求,當我們(men) 的小白鼠,沒有這些客戶的熱切期望我們(men) 是走不下來的。”
精雕的“不計代價(jia) ”不是空洞的口號,而是實實在在的付出。他們(men) 建立了許多專(zhuan) 門的工程驗證服務中心,從(cong) 事工程驗證服務的技術人員有一千餘(yu) 員工。這種用戶服務機製的建立成本巨大,目前在驗證的各類工程樣機3000多台,其中通過個(ge) 性化的驗證,主動讓客戶撤銷合同300多台,主動退貨200多台。
2017年的春天注定是一個(ge) 與(yu) 以往不太相同的季節。行走在嚴(yan) 冬中的機床企業(ye) ,帶著對春天的執著向往,帶著各自探索經驗和實踐體(ti) 會(hui) ,不忘初心,懷抱使命,努力地向智能化製造的更新目標前行。
聯係我們(men)
地址:上海市嘉定區嘉安公路2599號1號廠房 傳真:021-69160628 Email:18516392015@163.com版權所有 © 2025 betway下载安装包 技術支持: GoogleSitemap